欧宝真人
经营管理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经营管理
错过中国首富的神秘女富豪
来源:欧宝真人    发布时间:2025-03-30 14:50:11

  1995年的早春,在北京中关村的南大门,树起了一块黑白红三色的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

  因为自诩熟悉北京每条道路的他们,实在搞不清楚这条 「信息高速公路」到底何时修建,又通往哪里。

  其实就在广告牌指引的1000多米处,有家瀛海威科教馆。这是当时让国人体验上网冲浪的一家科普体验馆,瀛海威,这是英文「Internet Highway(信息高速公路)」的中文谐音。

  瀛海威科教馆以十分便捷的方式为中国老百姓提供了一扇进入信息高速公路的大门。

  既然说起信息高速公路,不能不提中国互联网之父——钱天白教授,他是中国互联网开天辟地的第一人。

  这是中国互联网向世界发出的呱呱坠地的第一道啼声,宣告了中国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族的一员。随后数年,唯有钱天白教授和他的一些同事坚持使用电子邮件进行联系和沟通,小心翼翼保存着中国互联网的火种。

  1990年11月,钱天白教授向国际域名组织登记注册了中国的顶级域名CN。三年之后,中科院租用国际卫星通道首次连接上了美国的网络,网络速度64K,只挂了一天就断掉,但已点燃了中国互联网的星星之火。

  1994年5月,钱天白教授在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中心完成了国家顶级域名服务器的设置。从这一刻,中国才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

  此时,30岁的马云还在努力为自己的海博翻译社拓展新业务;23岁的马化腾刚进入一家通讯公司做软件工程师;20岁的刘强东正在人大读书,靠着自学的计算机技术给人做编程,已是小有名气的「校园富豪」。

  这个人就是31岁的张树新,两年前她从中科院下海创业,与丈夫姜作贤开了家策划公司。虽然是位女性,可身为东北大妞的张树新远比其他男性更敢想敢为。

  她做过经纪人,倒腾过计算机,也做过寻呼机生意,手上逐渐积累了一些资金。1994年年底,她与丈夫姜作贤去了美国。一个偶然的机会,Internet背后的世界顿时吸引住了她。

  1963年7月,张树新生于辽宁省抚顺市,父亲是钢铁领域的专家。7岁,全家因为父亲的历史问题被赶到抚顺乡下,一家人过得战战兢兢,张树新因为是「狗崽子」更是遭受许多同学的白眼和嘲讽。

  1978年,张树新的父亲终于。随着父亲回到抚顺钢厂研究所工作,15岁的张树新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不再被人欺凌。

  虽然是理工科背景,她的父亲却对古典文化十分熟稔。无论带着女儿去哪里游玩,他都能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传说娓娓道来。

  张树新上中学时读到了作家叶永烈写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故事中对未来世界的想象激发了她献身科学事业的想法。

  1981年,17岁的张树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位于安徽合肥的中科大应用化学系,这是她的志愿,也是父亲的建议。虽然遭受了许多不公的待遇,可父亲依旧对事业充满热爱,迫切希望女儿能接班,和他一样投身到现代化建设之中。

  张树新学的是理工科,却偏爱文学,曾担任中科大诗社社长。她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书呆子」,她思维活跃,做事果断,曾是中科大首位女学生会主席,可见自身能力之强。

  业余时间,她不喜欢看专业书,酷爱读科幻小说,几乎看完了所有能找到的中外科幻小说。

  在漫长的从抚顺到合肥的途中,她经常与共同乘坐京九线去山东大学读书的高中同学姜作贤彼此结伴。开学一起去,放假一起回,一来二去俩人成了恋人,谈了四年的异地恋。

  1986年,张树新和姜作贤刚毕业就结婚生子。因为姜作贤此时在北京已经有了工作,张树新放弃原先的工作分配,举家迁居到了首都。等女儿稍大点后,张树新在《中国科学报》找到了一份记者的工作。

  三年时间,张树新从记者部、编辑部、发行部、广告部一路干到总编室,几乎将报社所有岗位都干了一遍。她发现,一份周更的报纸要80个人一起做,其实3个人就能完成全部工作量。

  1989年,凭借一手好文笔,张树新被借调到中科院企业局,负责写企业战略方面的报告。

  那是一个空气里到处飘散着情怀的年代,张树新在工作中接触到许多优秀的业界精英,大家满腔热情,渴望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可惜没什么具体方向。

  知识分子也不再避讳市场,每天聊的都是如何把科技成果产业化,讨论的是为何中国「没有自己的AT&T」和「贝尔实验室」这样的现实话题。正因如此,当时中科院决定成立自己的「三产」公司,希望能力突出的张树新来接手。

  在继续给单位打工还是自己创业之间,张树新犹豫了许久。直到有位老人在南海「画了一个圈」,市场经济正式被提出后,张树新下定决心还是自己干。

  1992年6月,29岁的张树新离开中科院自主创业,开办了自己的「天树策划」。

  说是策划公司,张树新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凭借曾经的人脉帮企业牵线搭桥跑项目,联系中科院、计委、电子部等无比熟悉的部门。其他人跑项目要30万,她只收20万,扣去成本,还能赚10万。

  因某首歌被禁演的「摇滚之父」崔健无奈赋闲在家时,他的经纪人找张树新求助,她一句「人家不让你商演,你就义演」的建议,让崔健顺利重返舞台。一时间,北京的演艺圈也将张树新视为无所不能的经纪人,邀约不断。

  钱是赚了不少,可张树新有些迷茫,总觉得中国市场还缺乏某种活力,大家似乎都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瞎扑腾。

  直到她接触到了互联网,才明白中国市场缺的是什么。中国此时的市场缺的是一种能真正在平等、公正的环境里进行交流甚至贸易往来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来自新兴的互联网。

  1994年底,因为一个黄掉的大项目,有些郁闷的夫妇俩去美国洛杉矶散心。无聊时,她就给在美国的一个同学打了电话。谁知挂了这通电话没多久,她接到了三十多通电话,全部是在美国的大学同学。

  张树新很惊喜,问对方怎么知道她来了美国。对方给了她一个BBS网址,原来之前的同学刚刚在上面发布了她来美国的消息。

  此事给了张树新很大触动,她接下来哪里也没去,认认真真研究了Internet到底是怎么回事后,大为震撼。

  她忽然意识到这就是早年读过的《小灵通漫游未来》里勾勒的「未来世界」,也是自己一直寻找的机会。

  1995年5月,张树新拿出全部资金创办了「北京瀛海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式为中国互联网搭建了历史舞台。

  此时的中国互联网还是一片荒芜,张树新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耕耘搭建出一个全新世界。

  和后来的互联网大佬只要有创意,动动鼠标就能开启创业之路不同,张树新面对的是一无所有的状态,她单枪匹马申请服务器、建网站、做内容,再到开办体验馆,在贫瘠的土地上硬生生建起了一座城池。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到互联网到底是怎么回事,她建起了瀛海威科教馆,让人体验到上网冲浪的乐趣。网络没有足够内容,张树新开办了瀛海威时空的网站,开设了BBS及电商等版块。

  张树新还通过个人的网站无偿为中国科技馆提供「中国大众化信息高速公路」展区;与北京图书馆合作,首创国内网上书目查询业务;甚至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还帮中国新闻媒体搭建了亚特兰大至北京的信息通道……

  张树新为了新事业花费数千万元,光树立一个 「信息高速公路」的广告牌就花了18万,全部是自己的积蓄。

  正是通过瀛海威,从大学教授到普通大学生,后来的无数中国精英和大佬们才接触到了互联网这个神奇的世界。

  张树新开发的「瀛海威时空」俨然已是个门类齐全的网站类型,从「BBS」「邮箱」到「咖啡屋」 「游戏城」,人类能发帖、发邮件、玩游戏,还能自由在网络世界遨游。

  瀛海威最初的主营是ISP业务,也就是帮用户更好的提供互联网接入业务与信息业务的运营商。也就是说,想要上网,就得付费注册瀛海威的账户;想用到互联网所有功能,就必须用「瀛海威时空」。

  其实,只是单纯做好运营商这个服务,张树新完全有机会成为中国的互联网首富。在年均收入还不到1000元的年代,瀛海威上网账号年费是1000元,就这样还很多人抢着申请。

  因为互联网带来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巨大了,每个人都渴望在网络世界探寻一番。而张树新的「野心」不止于此。

  1995年底,因为张树新已经是中国互联网世界的「大姐大」,有意在互联网世界扑腾一把的马云四处托关系总算见到了张树新。

  聊完出来后,好友问马云有什么收获?马云想了想说:「互联网有希望,但希望一定不在她身上;就算要死,瀛海威一定比我们先死。」

  据说,张树新和马云聊到中国互联网发展,她的愿望是先普及大众,然后再接触企业。而马云的想法恰恰相反。这并不能说明马云和张树新理念到底谁对谁错,只能说光有想法不行,还得看时势和机遇,而马云显然更有远见一点。

  张树新显然不会将这个长相奇异的年轻人说的话放在心上,她的瀛海威正如日中天,已经有很多风投机构纷至沓来。

  1996年10月,国家经贸委属下的中兴发正式参股瀛海威,使瀛海威的注册资本增加到8000万元。张树新夫妇占26.5%的股份。中兴发总裁梁冶萍出任瀛海威董事长,张树新仍然留任总经理。

  此时,33岁的张树新已经是身价上千万的女富豪,更成为媒体热捧的「中国互联网第一人」。

  这一年,麻省理工教授尼葛洛庞帝出版了《数字化生存》一书。随着该书翻译到中国出版,无数人对互联网世界生出向往。

  1997年初,瀛海威已经在上海、广州等8个中心城市开设分站,形成了全国性的主干网站,线万。

  这一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一次公布了中国网民数量:62万。张树新也意气风发地对外宣称,瀛海威在未来3年总投资额将达到5个亿。

  颇有远见的张树新甚至向一直合作的联想建议,在联想电脑上装调制解调器,将联想「1+1」做成联想「1+NET」。可联想的杨元庆有些不耐烦,反问道:「我卖电脑就卖电脑,为什么还要装网络呢?」

  为了进一步宣传瀛海威和互联网概念,张树新出巨资请来了尼葛洛庞帝这尊互联网「大神」到中国演讲。

  在瀛海威特意租借的豪华演讲厅中,张树新特意请来的行业专家、学者欢聚一堂,人人都想一睹「庞大神」的风采。谁知由于庞帝语速太快,又说了许多专业性术语,张树新请来的同声翻译慌了,翻译得磕磕绊绊,让在场所有人不满。

  就在这时,台下有个瘦高的年轻人自告奋勇要为庞帝当翻译,而庞帝也欣然点头。

  他就是33岁的张朝阳,也是尼葛洛庞帝的学生,这次就是他陪同对方来华演讲。之前他刚刚拿到庞帝的22万美元的投资,回国开办了一家名为爱特信的网站。

  师徒二人颇为默契,张朝阳的翻译不仅清晰简练,还善用中国俗语进行解释,台上台下欢声一片。

  正是这次偶然事件,张朝阳一分钱没花就成为当天仅次于庞帝的「闪亮人物」。后来他创业拜会一些行业专家,对方都点头说:「哦,我记得,原来是你啊。」

  张树新找来尼葛洛庞帝背书,是因为自己说出那句「未来投资5个亿」心里有些发虚,因为瀛海威其实没那么赚钱,只是「过路财神」。

  张树新对那时的瀛海威境况有个很形象的比喻:「我们本来是要卖面包的,后来我们要从种麦子做起,而卖面包的利润无法负担种麦子的成本。」

  瀛海威虽然是ISP运营商,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可限于那时的条件,用户一定要通过电话拨号上网,浏览网页只可以通过中国电信的主干网。

  用户上网浏览时间可都是按电话费计算,这部分费用也自然由中国电信收取。虽说瀛海威收取了年费,可实际拿到手的费用还不抵交给中国电信主干网使用费多。

  由于此时国内没啥好逛的内容,用户基本都是浏览国外站点,算下来是又一笔不菲的费用。这样算算,瀛海威想靠ISP端保持盈利几乎不可能。

  之前对于瀛海威的盲目乐观,使得张树新在决策上出现重大失误,从而给公司能够带来了灭顶之灾。

  从创立开始,张树新就规定网民上网一定要通过瀛海威的专用软件登录上网,可这个软件不仅登录慢,还经常掉线,而这样的一个问题居然始终得不到解决。

  不仅如此,号称「互联网指路明灯」的瀛海威不晓得为何使用了一套与互联网TCP/IP完全不同的通讯规则,使得国际标准浏览器NETCAPE和IE居然在瀛海威的软件里不能使用。

  这就让网民极为不爽,交了那么多钱,上网还要多此一举用你的软件登录,体验又极差,这不是坑人么?甚至在瀛海威的网站上,一些版块办着办着就丝毫没有征兆地消失了,又惹得网民疯狂吐槽。

  就像当年张树新和马云讨论的那样,瀛海威虽然是面向普通大众的网站,实际内容却既不考虑网民,也没能讨好企业,网站成了「四不像」。

  这一切的背后其实是张树新有些焦躁的内心,她太想让瀛海威凭借多元化快速盈利了。

  比如在还没有电商概念的时候,她就在瀛海威上添加电子购物版块,甚至设计了中国最早的虚拟货币「信用点」。

  做过记者的她注意到上网的人很喜欢看新闻,又开设了名叫「新闻夜总汇」的版块,汇集当天各大主流报纸的内容,这就是后来新浪等门户网站的雏形。

  张树新看到游戏的魔力,下令让游戏部门负责人将利润目标定在1000万元,甚至要求3个月内必须拿出10个高水准的游戏软件。

  负责人很崩溃,既不知道1000万的利润目标怎么算出来的,也不知道如何在这么短时间之内做出这么多高水准的游戏。反馈多次后,利润目标终于改了,变成了1200万……

  在张树新盲目的指引下,瀛海威丧失了向门户类网站转型的机会,也失去了一个又一个好时机,以至于媒体对她的描述是「在大雾中领跑」。

  由于ISP业务大部分利润被中国电信拿走,张树新一直想自建全国Internet交换中心,以独立的物理连接方式,直接踢掉中国电信部门。

  本来只是个小小的想法,等更多资本介入后,张树新胆子大了,说干就干。可想而知,中国电信及有关部门知晓了张树新的动作后,十分火大,以直接断网相威胁。「胳膊扭不过大腿」的张树新很快就醒悟过来,赶紧向组织表态「自己太幼稚」。

  1997年,嗅觉敏锐的张树新为了配合香港回归宣传,耗费重金在瀛海威上搞了个《网上中国》大型主题信息活动。这样的举动既刻意又草率,特别是某一主题中居然直接盗用了其他网站图片,招致媒体和网民的普遍不满。

  更为致命的是中国电信新铺设的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169)彻底抛弃了瀛海威专用的上网模式。

  时机未到,站在风口上也未必是好事。一阵东风能让猪飞起来,另一阵北风也可能将半生基业瞬间倾覆荡平。

  1998年,瀛海威宣布收入1.4亿元,可实际收入只有900多万元。背后的资本坐不住了,董事会一纸「休书」将张树新赶出瀛海威。

  随着张树新的离开,瀛海威的人也走了大半,仅剩一个空壳,自此成为中国互联网世界的一份「标本」,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离去后的张树新创办联合运通投资,隐身幕后。

  张朝阳将爱特信更名为搜狐,宣布进军门户网站,成为中国互联网最闪亮的明星;

  马云刚刚经历了创业失败,他和团队在北京某个小酒馆喝完后决定回杭州继续创业。

  中国网民数量在这一年突破200万,各大门户网站宣布免费使用,互联网大潮已经势不可挡。

  如今,张树新过得很潇洒,早年创办的联合运通以及参与的其他投资项目已经帮她再次实现了财务自由。闲暇时,她和丈夫姜作贤周游世界,和好友谈天说地。

  她创立的瀛海威从无到有,从辉煌到落幕,正如北大的胡泳教授所说 :「张树新在瀛海威的失败,在于她做了太多不应该是由商业公司承担的事情。」

  或许也像张树新后来的反思:自己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了件正确的事情。

  对于这位中国互联网世界的创立者,我们理应表示尊敬。她曾经种下的这棵参天大树,虽然最终倒下,却给整片土地提供了肥料。

  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全国婚姻登记数相比2023年下降了约20.5%,同时创下了自1986年有公布统计以来的新低。

  对于这个数据,倒也不太意外,毕竟今天的大多数年轻人对婚姻都抱有比较悲观的想法,甚至连恋爱都变得十分谨慎。正所谓:智者不入爱河,建设美丽中国。

  因为不论是恋爱还是结婚,都需要钱呀。哪怕是日常我们和同事、朋友的交往,也无不需要money。

  夏不绿,不著名作家,出版书籍十余本,售出多部影视版权,用写作丈量生活的尘埃。

  去视频号、B站、小红书搜索「夏不绿读书」,关注我,让我们一起用阅读凿开心中的冰海,在阅读这座避难所里,一起做忠于自己的普通读者。

  快刀财经已同步入驻:36氪、虎嗅网、钛媒体、i黑马、品途网、商界、趣头条、砍柴网、梅花网、艾瑞专栏、亿欧网、创业邦、知乎、雪球、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新闻、一点资讯、网易号、搜狐自媒体、凤凰网、新浪财经头条、新浪看点、UC大鱼号、天天快报、企鹅自媒体、投资界、思达派、猎云网、简书等30多家自媒体平台。

  商业快媒体、思维孵化器、价值试验场和洗欲中心。专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正在影响的别的行业。有趣、有料、有态度,加入我们,拥有您的私人商学院。致力于为用户更好的提供营销策划、社群电商、创业投资和知识充电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小米su7 ultra最大槽点出炉!博主硬刚小米粉丝,转头买了modely

  有人亲眼目睹:上海一写字楼里,50多个员工戴着耳机打电话!如今很多人“失联”...揭秘风水直播间骗局→

  吉林省委书记:工作布置得再好,终端没有见效,其中肯定有官僚主义

  特朗普想要格陵兰岛,普京首次发声:北约利用北极作为“可能引发冲突的跳板”

  AI心理医生来了!“话疗”机器人临床效果惊艳,仅需四周,抑郁症减轻51%!

  62胜创队史纪录!雷霆横扫步行者9连胜 亚历山大33+7+8连67场20+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