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树淼 杜文奇)察觉缺陷,一问到底,力促整改,推进落实。9月26日晚8点,融媒问政节目《一问到底》准时开播。本期《一问到底》接着来进行县市区专题问政,接受问政的是临清市人民政府。
聊城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民生频道并机直播,聊城综合广播、新聊城客户端、直播聊城视频号同步直播。同时,新聊城客户端开通场外投票,对接受问政的临清市人民政府日常工作和现场问政情况做关注度调查。
路域环境是优化人居环境的重要体现,必然的联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地区的整体形象。问政调查《畅安舒美 莫留死角》反映了临清市部分县乡道路,特别是在行政区交界处,存在垃圾堆积、路面泥泞等严重问题,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相邻镇政府相互推诿称“不归我管”,而负有指导监督责任的交通运输部门虽能临时督导清理,却未能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导致问题反复出现。对此,临清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高长芳表示:“短片中反映的问题说明我们的督导工作还有短板弱项,工作不严不实,针对这样的一种情况,我们会立刻成立一个专班,重点督导村与村之间,镇与镇之间的村级路,并且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工作闭环机制,在发现、移交、整改、销号上下功夫,争取把发现的问题整改到位,把督导工作落到实处。”临清市委副书记、市长周超表示:“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究其原因,一是责任不明,二是作风不实,三是机制不健全,四是管理不严。下一步,我们要把建设和监管结合起来,把路域环境整治和道路养护结合起来,协同并进,从根源上杜绝此类事情发生,真正达到畅安舒美的路域环境。”
生活垃圾分类是改善居住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的关键举措,智能环保屋的建设旨在提升此项工作的便民性与高效性。问政调查《智能环保屋 闲置难题何时破解》反映了临清市投资建设的49个智能环保屋因后续管理缺位而大面积闲置废弃,负有主要管理责任的临清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内部科室相互推诿,对闲置原因的解释前后矛盾,并坦言部分建设是为“应付检查”,甚至抱有“宁可闲置也怕担责”的消极心态,导致惠民设施长期“晒太阳”。为此,临清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袁博表示:“确实是因我们思想重视程度不够,造成我们在运维上存在缺失,我们在职责划分上有不清晰的地方,同时工作上的能力也有欠缺,工作人员面对问题有畏难的情绪,好项目放到我们面前,我们没用好,群众的需求没有正真获得满足,在这里我想说我们马上就办,我们要用五天的时间把它们用起来。”周超表示:“环保小屋的闲置不是我们的初衷,也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看到片子反映的问题,我感到很心痛,这说明我们在前期谋划不科学,建设当中缺乏统筹,后期运营缺少监管。同时,我们从局里到具体工作人员,都需要反思,岗位工作职责和为民意识,都有缺失。下一步,我们肯定要想办法先把这些小屋用起来,绝不能让这些惠民工程闲置。”
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是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便民设施,对保障居民生活安全、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具有关键作用。问政调查《设备“离线” 管理“掉线” 建而不管为哪般》曝光了临清市为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安装的百余套充电桩都会存在建成即闲置、没办法使用甚至设备丢失的问题,作为项目主导和监督单位的临清市大数据局与属地街道就运营管理责任相互推诿,运营方直言各部门“互相踢球”是常态,导致惠民设施长期“掉线”,安全风险隐患依然突出。为此,临清市大数据中心主任汪玮表示:“我们的跟踪服务没有到位,工作作风不扎实,我非常自责,下一步,我们会立刻整改,同时,举一反三,对智慧社区的剩余项目进行大排查、大整改。”周超表示:“民生无小事,接下来我们要把需求搞清楚,责任分清楚,同时我们也要把充电桩纳入我们城市的基础规划中,从制度上进行完善,让充电桩真正为民所用,让群众用得放心、用得安全。”
暖意润社区 健康惠民生——“党媒惠民行,健康进万家”公益活动进小区、进超市侧记